日前,“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相关工作方案获得有关部门批复,这意味着筹划已久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将正式落地。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相关竞赛方案将于随后正式推出。 “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将整合现有青少年赛事资源,落实体教融合要求,进而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全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体系,全国的青少年球员都可以参与其中。赛事将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足协共同举办,中国足协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赛事办公室也将设在中国足协。 这项赛事的落地也意味着全国青少年足球赛事体系,或者说中国足球青训体系和校园足球体系的重大变革。 “定位为中国青少年顶级核心赛事,包含多重特点” “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早在两年前就已经筹划;名称则首见于一年多前中国足协发布的《关于鼓励俱乐部梯队球员融入校园竞赛平台的指导意见及2021年青少年男足竞赛计划方案(建议稿)》;今年2月份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再次提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的定位及特点如下: 1、这是中国青少年足球的顶级及核心赛事 赛事将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和体教融合要求,大力提升足球人口,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足球人才。据悉,赛事将有“四个最”: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竞技水平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大。在赛历编制、人员参赛、赛事转播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赛事建立荣誉表彰、资格评定、选拔入库等奖励机制体系。 2、赛事将全面打破壁垒,体教两方自由参赛 这也是和以往体育系统/足协的青少年赛事,以及教育系统的青少年赛事的最大区别,体校代表队、学校代表队、俱乐部青训梯队、社会青训机构等球队均可自由参赛,不设任何参赛限制,而在以往,教育系统赛事和体育系统赛事分别进行且存在一定的壁垒。 3、统筹地方赛事与全国赛事,协调比赛时间,普及提高两手都要硬 以“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为基准,兼顾教育、体育、足协及国际国内邀请赛,三个部门统筹协调时间,扩大基础比赛数量的同时,也确保高质量赛事。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全国总决赛的参赛球队通过地方预选赛产生,实现了地方赛事与全国赛事的有序衔接,建立稳定的地方青少年赛事对于培养优秀足球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4、全年龄段培养,摒弃锦标主义,赛练互促 “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不针对特别年龄段,实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全覆盖(8-19岁青少年),摒弃锦标主义,以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型人才,同时为国家队输送优秀人才为核心目标。同时,以赛促练,赛练结合,通过《中国足球协会青少年训练大纲》等提升中国青少年训练水平,进而实现训练和比赛同步提升。 5、全面整合现有赛事同时保留部分品牌赛事 “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推出后,保留部分观赏性强、知名度高的品牌赛事,如教育系统保留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和夏令营,体育系统保留全国体校杯足球赛,足协保留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其他由三方举办的赛事将整合取消。一些知名的国际、国内邀请赛不属于正规赛事,但仍旧是全国青少年赛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比赛将紧紧围绕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共同组成全国青少年足球赛事的“太阳系”。 “三方统筹,足协具体组织实施,设立办公室” 众所周知,如果单单是教育系统的赛事,或者单单体育系统,或者足协的赛事,相关的协调工作就非常简单了,但“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涉及教育、体育及足协三大系统,协调工作自然会非常繁琐。 最终确定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由教育部、体育总局负责宏观指导、统筹和监督,中国足协则具体负责赛事组织工作,同时在中国足协设立赛事办公室,成员由教育部、体育总局、中国足协选派,负责相关竞赛方案、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具体的竞赛组织等工作。地方也将设立地方赛事办公室,与全国的赛事办公室对接。 据悉,赛事办公室主任是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副主任是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和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王立伟,执行主任为分管青少年足球的足协副主席高洪波,执行秘书则是中国足协男足青训部部长乔岱虎,成员则包含教育部、体育总局和足协相关人员。 目前,相关竞赛方案尚未正式推出,记者了解到,“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将设置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男、女各9个共18个组别。小学阶段进行省级总决赛,初中、高中阶段进行全国总决赛,大学阶段实现大学校队与俱乐部梯队球员的交融互通,实现专业训练与文化教育并重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