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进入到我们的生活。比如说手机——一个不足半斤重的产品,却承载了生活大多数应用,支付、拍照、社交、娱乐,基本上个人所有的信息都会存在这个不大的手机中。 也正是因为其具备个人信息容器的属性,所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各种方法打盗取信息地主意。比如开发一个免费的应用软件,或是发一条带链接的短信将木马种到手机中,以此来获取手机使用者的各种资料和行为习惯。当然,这种方法随着越来越多的管控和系统安全的不断升级已经得到了控制,然后另一种盗取信息的方法却浮出水面,而且更厉害,更高端,同时面向的设备也不仅仅是手机,而且不易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