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饭带着儿子在楼下小广场散步。大老远就听到一个母亲大声再对孩子喊:“你在这么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然后我和儿子就看到这位母亲转身真的离开了。那个哭着的小男孩看到母亲走了,急忙抹着眼泪,去追母亲了。 原来,楼下小广场一到晚上就有摆摊卖玩具的,那个小男孩看到了喜欢的玩具想要母亲给他买一个,可能母亲觉得家里已经有了类似的玩具,就没给小男孩买。这才有了刚才的一幕。 看着小男孩小心翼翼、诚惶诚恐的样子,我真的很心疼。其实,不给孩子买玩具我完全可以理解,可是用威胁的方式教育孩子,对孩子说“你再不怎样,我就怎样”的话,这样的教育方式我是不赞同的。 儿子显然也听到了那位母亲的话,问我:“妈妈,要是我也要玩具,你会像那位阿姨一样,说不要我、丢下我吗?” 儿子这么一问,我更觉得问题的严重了。看来刚看到的那一幕给儿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儿子心中产生了不安 全 感觉,他害怕自己如果不听话会被爸爸妈妈遗弃。 我赶紧开导儿子,告诉儿子我不会那么做,打消儿子内心的不安 全感。 你再不走,我就不要你了; 你再不听话,我就让警 察来抓你了; 你再不写作业,我就告诉老师了; 看妹妹多乖,再不听话我们就要只要妹妹不要你了; 你再哭,我就把所有的玩具给你扔了...... 这样的话,为人父母的你是不是很耳熟,你是不是也经常对孩子说? 我想肯定有很多这样的父母,在教导孩子时就变身“威胁专家”了。她们用威胁和恐吓的手段来使孩子感到害怕,从而达到让孩子听话、顺从的目的。 可是,有没有想过,父母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我儿子就只是在旁边听到了那位母亲说你再不走,我就不要你了,就感到害怕,没有了安 全感,可想而知,当时那个被父母“抛弃”的小男孩该有多害怕和无助。 长期生活在威胁、恐吓状态下的孩子,会缺乏安 全感、以后有可能形成讨好型人格,影响到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所以威胁、恐吓式教育治标不治本,还会对孩子造成巨大的影响。 别再用威胁、恐吓的方式对待你的孩子了。威胁、恐吓并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相反,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生的伤害。 威胁、恐吓会让孩子安 全 感 缺失 有位网友说从她懂事起,她的爸爸就是在用威胁、恐吓的教育方式对她。 你再不听话,我们就不要你了。 你不努力学习就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有人会喜欢的。 不听我的话,你迟早要吃亏的,到时候不会有人管你的。 这些话都是她父母的口头禅。父母从来没有好好和她说过话。哪怕她已经成年,父母依旧对她的人生指手画脚。 她想要做自己喜欢的事,父母却觉得没出息。她想要歇一歇,喘口气,父母觉得不趁热打铁,就会被别人远远甩在身后。她不想考公 务 员,不想相亲,不想回老家,父母不是歇斯底里地呵斥她:“没良心”,“白眼狼”,就是拿自己的身体,生命,不断地威逼她就范。 从小到大,这位网友说自己几乎都没有认认真真地想过自己想要什么,她总是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让父母失望,担心自己把父母气出病来。 她特别听父母的话,却活得越来越不开心了。她开始变得自卑而胆小,她很缺乏安 全感,遇到任何事都彷徨无措。她事业上不敢拼,爱情里不敢争取,就连自己喜欢的东西,也是患得患失。 父母是孩子安 全感的来源。父母的尊重、肯定是孩子勇敢前行的底气。父母的爱与理解是孩子强大内心的源泉。 可能很多父母觉得,只有说狠话的时候才有用,孩子才会听话。 威胁、恐吓孩子,孩子可能暂时因为害怕而妥协,变乖。可是,这种顺从是假象。因为孩子还小,他只能屈服于父母。 对孩子来说,这样做只有伤害,没有益处。因为威胁、恐吓只会让孩子缺乏安 全感,导致孩子以妥协、反抗的方式来回应父母。 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 有位家长带孩子看病,说孩子晚上总是做噩梦,不肯自己睡觉。后来经过医生和孩子单独聊了以后才找到问题所在。 原来,问题出在父母身上。 父母觉得孩子晚上不睡觉,睡得太晚影响身体发育。为了能让孩子养成早睡的习惯,经常采取威胁的方式让孩子早睡。 比如,到了晚上10点,孩子还不睡,妈妈就会说你再不睡,大灰狼就来抓你了。 经常这样说的后果就是,孩子经常做噩梦,哭着不肯入睡等等。 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迅速阶段,经常威胁、恐吓孩子,会引起孩子精神的高度紧张,严重的话,可能诱发一些心理问题。 经常威胁、恐吓孩子会让孩子很自卑 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能自信、大胆。可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却在经常使用一些贬低性语言刺 激发孩子的内心,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比如,你这么淘气我不爱你了。你再不听话妈妈就只爱弟弟了。你还不如隔壁的某某有出息等等。 在这些语言的刺 激下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自卑,做起事来也会缩手缩脚,害怕自己做不好被父母嫌弃。觉得是自己不够好,才让父母不满意的。这种担心和缩手缩脚会伴随以后的工作、生活,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 温和而坚定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在读完《正面管教》一书后,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词就是:温柔而坚定。 面对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我们需要对孩子进行教育,但这个教育不是以威胁、恐吓让孩子服从。而是要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孩子:他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什么不合理、为什么不能得到满足、怎么做才能得到想要的玩具。 这样的教育才能给孩子一个好的引导,让孩子知道规则和底线。 李玫瑾老师说,一切教育都要建立在亲子关系的基础上。 我们以父母的权 威 威胁、控制、指责孩子,孩子的听话都只是表面上的,并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 只有尊重孩子的想法,倾听孩子的苦恼,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和孩子一起去寻找解决办法,为孩子提供一个选择,多给孩子一份耐心和温柔,才能让孩子认同你,并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去改变。 我们爱孩子,说出口的话却满是伤害,也达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所以,与其不断地威胁、恐吓孩子,倒不如耐心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和孩子成长的规律,用爱去滋养孩子,做一个聪明睿智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