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喷泉施工的人都切身感受到水是有灵性的,水柱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的,正如生命的历程。有人说,‘在语言终止的地方,就是音乐的开始’,我想说,‘在音乐终止的地方,水花仍在天光云影下自在飞舞’。在水面前,我们永远缺乏的是想象力。我对水花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他们是伟大的舞者,不可塑造,永不重复。水,这大自然的造物,远胜过画家的丹青,音乐家的钢琴,因此他也应能展现中国古典音乐的神韵。我次产生这样的想法是在2012年的常州北站,面对着当时国内音乐喷泉——常州北站音乐喷泉,经过近一个月的思考,写下了《中国古典音乐主题喷泉》,讲述了我对中国古典音乐喷泉的设想。
音乐喷泉来自西方,他与西方艺术一脉相承。西方艺术大多有着比例,几何等数学逻辑关系。而中国的艺术,将阴阳、虚实、明暗、动静、进退、浓淡、缓急、刚柔等融为一炉,表现的是意境之美,而意境是一个抽象名词。虽然中国古典艺术中有许多基本元素可以和西方音乐元素之间组成一种类比关系,但究其精神实质,还是存在巨大不同。西方的音乐喷泉是其文化的一个缩影,我们以的迪拜喷泉和拉斯维加斯喷泉为例,西方音乐配曲的喷泉表演主要是由点、线、面、柱体按照某种几何图形的逻辑关系组成的,如果在喷泉表演中截取其一个个瞬间,就不难发现,西方喷泉非常注重几何线条和几何布局,而这些都存在着一种数学逻辑关系。中国古典音乐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是‘弦外之音’,这种艺术手法和书法,字画中的留白神似。中国古典艺术在学习上的困难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中国古典音乐,从节奏上来说,他经常忽快忽慢,忽动忽静,自在随心。用喷泉来表现中国古典音乐,既要准确、通达、雅致;又要像中国古画那样,有时取其神,有时取其形,有时取其虚,有时取其实。
中国古典艺术的美是隽永而深刻的,在这样的音乐上配曲好比在美玉上做雕刻,难度大,风险也大,但一旦配成功了,产生的艺术影响力也更强,无论观众还是配曲者本人都会受益良多。中国没有音乐喷泉艺术理论,除了在实践中探索,没有其他路可走。我次编排这首《春江花月夜》就被他的灵动所打动,无论成败,都会一直编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