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技能的培养,抓住孩子的黄金时期去培养品质和习惯,其实更重要很多。
我们智汇呈少儿魔力演讲不仅仅是孩子学习演讲的地方,也是家长交流育儿经的地方。而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几乎每个人都会说起“孩子上课坐不住”、“不集中注意力”这个问题。
专注力的影响,小到学习效率,大到思考深度,可怎么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呢?近我翻看了一些资料,也仔细回顾了自己孩子的表现,有些误区,也有些心得。
专注力可以是在任何事情上,喝奶专注也叫专注!
经常有父母聊起,我家孩子特别不专注,看两分钟绘本就不干了,玩个滑滑梯可以玩几十遍,叫他都听不见。
很显然,这个孩子很有专注力,因为他可以非常认真的沉浸在自己的兴趣活动里。错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误会了专注力是种品质,可以表现在任何领域。
比如说我家老大喜欢音乐,他可以沉浸在音乐里很长时间,这就是专注力,而老二则每次听音乐的时候就到处跑,不太认真听,难道说这就是专注力不足吗,不是的,他可以专注地看书看很久,所以,每个孩子的个体不一样,专注力表现的地方也会不一样,哪怕你的孩子在啃脚丫的时候很专注,喝奶的时候很专注,都叫专注力。
另外,补充一点,我们要客观的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专注力表现。
2岁:7分钟
3岁:9分钟
4岁:12分钟
5-6岁:14分钟
7-10岁:20分钟
10-12岁:25分钟
13岁以上:30分钟
专注力每个孩子都有,不要去破坏它,不破坏就是好的培养
现在家庭养孩子常见的一个场面就是一个孩子身后跟着一家人,每个人都指手画脚,孩子的行为经常被干涉。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活动中,其实我们首先应该做个观察者,而不是上来就做一名引导者示范者。因为孩子的思考方式、表达方式,和大人完全不同。
孩子正在玩玩具,你非要问他吃不吃水果;
孩子正在玩汽车,你非要给他推荐玩飞机模型;
孩子正在吃米饭,你非要很着急的让他立刻吃青菜
。。。
闲不住的干涉真的是我们育儿路上的一大,孩子的感知回路和表达有时候会慢一些,我们要有耐心,允许孩子自己去沉浸、去转换。
不要急着帮孩子,给孩子一点时间去尝试。
更多时候,家长都是打着“我帮你”的旗号在打扰孩子,我家大宝小的时候开始学习自己吃饭的时候,经常会勺子打翻,家里人总会着急的上去帮忙,几次下来孩子根本不尝试了。
有个朋友,她家里两个孩子,每天课后写作业的习惯特别好,从来都是一气呵成完成所有作业,我就去讨教经验。她说关键的就是不打扰,她要求孩子写作业前去厕所,喝完水,中间除了45分钟的休息,没有任何借口间断。
兴趣是孩子专注力好的老师
这是我感触非常深的一个体会。
我家老大,我想培养孩子画画,因为画画也是非常培养孩子专注力和想象力的一个活动。每周送他去上画画的兴趣班,结果他愿意去上课,却从不愿意在家里涂涂画画,更别说沉浸在当中了。当我后来对他说我们暂时休息一段时间的时候,他非常愉快地答应了。所以用他不感兴趣的活动,想提升他的专注力是不靠谱的。
而我妹妹家的女儿,是一个画画迷,她喜欢画画,喜欢创作,可以用纸上画画,可以在石头上画画,还可以用树叶发挥想象力给画的娃娃做裙子。每当她在画画的时候,可以很安静地坐很久,不被外界所打扰。所以我觉得兴趣是专注力好的老师。
适当的刻意的让孩子去记忆,是早期培养专注力的好方法
翻看了一些定义,简单的总结一下,专注力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感知、记忆、思维。
对于孩子来说,感知在早期的大脑活动中多,所以2岁以前,当你的孩子认真地观察一只蚂蚁、沉浸地咬着奶嘴的时候,不要打扰他,那是他主要的获取外界信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