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优化人才培养计划
寒冬中,我们必须“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不例外。遵循“3C”原则是当下人才培养的之选,即“关键业务-关键人群-关键技能”,千万不能贪大求全。
另外,在能力提升上也应该关注在“如何作战”上,要紧贴“业务场景”,赋能关键岗位员工开展工作的具体流程和方法,避免过多所谓的“高大上”培训内容。看起来有用,实际上没用,只会增加管理负担和经营成本。
02
创新培训方式
直播时代,各种线上自媒体资源非常丰富,企业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聚焦的培训活动。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果。当然,也可以按照“UGC”的思路,将广大员工和管理人员调动起来,让培训赋能的内容“之于民用之于民”,真正把一些管理问题“平民化”,让员工能看到和学到更“接地气”、更务实的培训内容。无数事实证明,拿来就能上手的培训课程是受员工和管理者欢迎的。
03
强化内部培训
企业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企业HR部门更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底层工作,如职位管理、薪酬管理、任职资格管理、课程开发等“难啃的骨头”,以前我们可以轻松依赖外部机构搞定,但今非昔比,HR们必须构建起自身的“硬实力”。
另一方面,也要构建和完善机制,让管理干部和专家人员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中来,不仅是对内部资源的充分利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管理者和专家的能力,这也是一种特殊的培养手段。
04
搭建职业化发展平台
在收入无法很好满足员工需要的情况下,创造发展机会同样能起到激励和牵引员工的作用,甚至在焕发组织活力方面远远比金钱的“刺激”更加长远。
我们辅导的大部分企业己经陆续对业务进行重新设计,从而衍生出了很多新生的岗位机会,部分的员工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更意想不到的是,企业也因此发现了很多不可多得的人才,而这些人才以前是被“淹没”在“茫茫人海”中的,因为有了很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和机会,同时成就了组织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