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是对死者遗体进行处理的文明形式
作为殡葬的形式、我们通过民俗学和考古学等资料得知。古人从来是将丧事当作一类社会活动乃至娱乐活动来进行的。他们无一例外地要在丧事中热热闹闹地大办一番,诸如吊唁、巫术、跳尸(娱尸)、唱祭、祈祷、送摈等,尽情地渲泄。后世发展出饭含、小殆、大殆、丧服、摔盆以及守制等。中国历朝对此都有许多相应的扎制规范。
作为葬形式的演变,突出的是厚葬。现为坟墓、墓前摆设、陪葬物等方面,它所极力要显示的是社会等级贵贱的区别。
灵堂的布置一般是灵堂上方高挂死者遗像,下书斗大的"奠"或"悼"字,左右两边高挂挽联,用以概括死者一生的主要功绩或经历;灵堂两侧多挂有挽联,多少不一;民间还将亲朋赠送的祭幛悬于两侧,越多就越显得热闹风光;灵堂前设供桌,上摆祭物,多为菜肴果品之类,两旁香烛高烧;灵柩置于供桌之后。灵堂的布置讲究肃穆庄重,文明整洁。灵堂门外左右两侧置长桌,一边为收礼处,一边为签到处。
守灵期间,灵堂的供桌上燃有一盏油灯,时时加油,不使熄灭,号为"长明灯"。现在有特大号的蜡烛,能连续燃烧几天,可减轻守灵人的负担。民间认为,守灵时围观伴宿者越多,丧家脸上就越光彩。
遗体运输原则上由死者死亡地的殡仪馆承担遗体运输,车辆必须是殡仪馆遗体接运专用车,其他社会车辆不得用于遗体运输。遗体运至死者原籍殡仪馆时应履行遗体交接手续,死者原籍殡仪馆须出具遗体接收证明,遗体接运车辆返回时应将遗体接收证明交运出地殡仪馆存档。
老人在穿寿衣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一定的顺序以确保正确无误。以下是穿寿衣的主要步骤:
穿寿衣:寿衣通常由多层衣物组成,包括衬衣、夹袄、棉衣、罩衣等。穿衣时应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
先穿袜子。
接着穿裤子。
再穿上衣。
后穿鞋子。
穿鞋袜、首饰、鞋帽:这些物品应该在穿完寿衣后再穿戴,以防弄脏或损坏寿衣。
绑腿带、腰带:为了防止逝者在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受到影响,需要用绑腿带和腰带来固定逝者的双脚和腰部。
盖脸布:在逝者未化妆前,可以用盖脸布遮盖面部,既保持仪容整洁,也有卫生上的考虑。
其他装饰品:如七星铜钱(垫背钱)、金银戒指、口铃等,应在穿衣的同时佩戴。
金银元宝、手帕:这些物品在穿衣时可以放在逝者手中,但不宜空着。
铺金:寿衣穿戴完成后,应将配套的黄色褥子和单子铺开,形成所谓的铺金。
盖银:接着盖上白色的被单和被子,这是丧礼上所说的铺金盖银。
整理仪容:后对逝者进行整体的整理,包括整理头发、戴帽等。
大殓入棺:完成上述步骤后,就可以进行大殓入棺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