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诊师并不是一个凭空出现的职业,早在10几年前,不少医院为了改善病患的就医体验,曾在医院内设立过类似“陪诊员”的岗位。但因为“医托”“黄牛”的存在,让陪诊员的工作开展难度变大,且医护体系内并未把这一岗位系统化,导致陪诊师的职业发展十分缓慢。
陪诊师主要服务对象大部分是老年人,也包括省内周边地区来的患者,其中有不少人都对医院非常不熟悉。
5、语言障碍的患者:对于不懂得当地语言的患者来说,就医可能会面临沟通困难和理解障碍。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需要有翻译能力的陪诊人员的帮助,以确保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避免误解和错误。
医院像是个迷宫,挂号、就诊、检查、取结果、取药、缴费都分散在医院不同的地方,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有时候在医院都会被搞得晕头转向,更何况老人。而且目前很多医院采取网上预约挂号,一些中老年人弄不明白网上挂号如何操作,跑到医院发现已经没号了,白跑一趟。
今天我们认识一个新职业——陪诊师,顾名思义,就是陪同患者看病的人。陪诊师对促进医患沟通能赋予什么样的价值呢?
据民政部官网显示,中国空巢老人达1.3亿,独居青年超9000万,而在全国医疗推动高度信息化的当下,就医流程的高度便捷也逐步凸显出独居老人的就医窘迫。可能只是一部智能手机,就拉远了老人与医院的距离。在此背景下,陪诊师这个职业在各大城市悄然“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