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000年:史前人类以在木棍和骨头上刻标记的方式来计时。
公元前8000年:古埃及文明制订了12个月每月均为30天的日历。
公元前4000年,古巴比伦人已制作日晷来纪录。
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把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 30天,每天分为360个周期,每个周期为4分钟。
公元前2300年:中国开始使用日晷。
计时工具
圭表、日晷、漏壶、浮子、漏箭、漏水浑天仪、停表刻漏、恒定水位漏 、大称式刻漏、多壶式受水水位刻漏、赤道式日晷、擒纵机构、莲花漏、多壶漫流刻漏、皇佑刻漏 、水运仪像台、地平式日晷、机械闹钟、秒表、沙漏、怀表、自摆钟、石英钟、原子钟、超冷铯原子钟、香钟
计时器的安置
计时器通常被安置在起点、终点和一些关键的路程标志处,如5km、10km、15km…等,基本为距离5km就安置一个计时器。它们由专业的计时员操控,确保时间的准确记录。计时员会根据比赛开始的信号,同时启动计时器,以确保所有选手的起跑时间都能被准确记录下来。同样地,在选手到达终点时,计时员会停止计时器,记录下他们的到达时间。
参赛者们都经历过鞋带芯片到号码布芯片的转变。实际上,马拉松比赛使用芯片计时系统的历史非常短。全球范围内,直到1994年,柏林马拉松首次使用芯片计时系统。至今也不过二十多年。我国在2003年北京马拉松才首次使用计时芯片,但在1998年起面对大众开放时,北马的参赛人数就已经突破30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