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废杂铜的回收利用历来就十分重视,究其原因一是中国铜资源的不足,对废杂铜的回收利用是对铜矿资源不足的补充;二是废杂铜的回收利用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成本低;三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废杂金属是废品和废料的统称,其来自三个方面:一、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和废料;二、各种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和废料;第三类型,使用过程中旧的、报废的仪器、仪表、工具和机器设备等。
国内废杂铜尚没有制定较为完善的分类标准,基本上参照国外的标准,大致把废杂铜分为三类:
1.废杂铜:纯度在95-99%以上,主要是由干净的非合金铜材料所组成,即:铜边角料,铜圈、干净铜管或管道、1#铜线和粗导线(不包括被烧焦的和易碎的细铜线),此类废料可直接送加工厂使用。
2.废杂铜:含铜在85%以上,包括干净的、氧化的、带皮的铜边角料、铜圈、整流器部件、较干净的带少量焊锡的铜管材,氧化或带皮铜线(不是被烧焦的铜线)。
3.废杂铜:除含有上述1#、2#废杂铜的成分外,还含有大量的含铜铸件,废轴承、废旧马达、各种电器设备、废旧变压器等等。3#废杂铜含铜量变化范围很大,低含铜量达20%,高达到70-80%。
另一类是旧废铜,它是使用后被废弃的物品,如从旧建筑物及运输系统抛弃或拆卸的叫旧废杂铜。铜和铜基材料,不论处于裸露状态,还是被包在终产品里,在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可回收再生。一般来说,用于再生的废铜中新废铜占一半以上。而全部废杂铜经再加工后有大约1/3以精铜的形式返回市场,另2/3以非精炼铜或铜合金的形式重新使用。直接应用废杂铜的前提是严格的分类堆放及严格的分拣。直接应用废杂铜具有简化工艺、设备简单、回收率高、能耗少、成本低、污染轻等优点。直接应用废杂铜的多少,大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铜的再生水平。相比之下,我国废杂铜的直接使用率较低,每年约为20万t,仅占废杂铜总回收量的30%~40%,并且黄铜加工材的生产多由乡镇企业运作,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益,并在能耗、环保方面带来后患。
废铜是指铜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和使用后被废弃的物品。铜及常被使用的铜家族已经有几百年的使用历史了。它们是古老的金属家族之一。在这期间里,人们对这一金属提出了许多问题,同时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废铜按其来源有两类, 一类是新废铜,它是铜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另一类是旧废铜,它是使用后被废弃的物品。
我国还没有废铜方面的标准, 但随着我国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废杂有色金属的回收、贸易以及再生利用产业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但废杂有色金属的品种构成变化较大,而且大量的国外废杂有色金属以及各类可利用的废料涌入国门,给我国有色金属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同时也对再生有色金属的生产加工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国也在加紧废旧金属标准的制定工作。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牵头组织的《铜及铜合金废料废件分类和技术条件》已经列入国家技术标准修订计划中。新的废杂有色金属分类标准将参照美国废杂有色金属的分类标准和欧洲的分类技术标准,结合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修订,使之更加有利于企业和管理部门的贯彻实施。标准的修订工作预计2002年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