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层故障
1、误删除、误格式化、误分区、误克隆、文件解密、病毒破坏等
2、RAID阵列信息丢失的
3、RAID卡损坏导致数据丢失
4、RAID升级迁移过程中误操作导致的数据丢失
5、RAID5阵列2块硬盘OFFLINE导致的数据丢失
6、RAID阵列内逻辑驱动器出现坏条带
7、重新配置RAID阵列信息导致数据丢失
8、RAID阵列内磁盘顺序出错
9、RAID阵列系统崩溃服务器无法启动
10、RAID硬盘掉线,阵列内某块或多块硬盘无法识别
11、RAID阵列信息混乱
12、RAID意外断电等原因造成的rebuild失败
般类型提示
eth1: Too much work at interrupt, IntrStatus=0x0001
这条提示的含意为. 某网卡的中断请求过多. 如果只是偶尔出现一次可忽略. 但这条提示如果经常出现或是集中出现,那涉及到的可能性就比较多有可能需要进行处理了.。可能性比较多,如网卡性能;服务器性能;网络攻击..等等。
IPVS: incoming ICMP: failed checksum from 61.172.0.X!
服务器收到了一个校验和错误的ICMP数据包。 这类的数据包有可能是非法产生的垃圾数据.但从目前来看服务器收到这样的数据非常多.一般都忽略。
一般代理服务器在工作时会每秒钟转发几千个数据包.收到几个错误数据包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这是问我多的一类提示了。
NET: N messages suppressed.
服务器忽略了 N 个数据包.和上一条提示类似.服务器收到的数据包被认为是无用的垃圾数据数据. 这类数据多是由攻击类的程序产生的。
这条提示如果 N 比较小的时候可以忽略.但如果经常或是长时间出现3位数据以上的这类提示.就很有可能是服务器受到了垃圾数据类的带宽攻击了。
UDP: bad checksum. From 221.200.X.X:50279 to 218.62.X.X:1155 ulen 24
UDP: short packet: 218.2.X.X:3072 3640/217 to 222.168.X.X:57596
218.26.131.X sent an invalid ICMP type 3, code 13 error to a broadcast: 0.1.0.4 on eth0
服务器收到了一个错误的数据包.分别为 UDP校验和错误; 过短的UDP数据包; 一个错误的ICMP类型数据. 这类信息一般情况下也是非法产生的。但一般问题不大可直接忽略。
kernel: conntrack_ftp: partial 227 2205426703+13
FTP_NAT: partial packet 2635716056/20 in 2635716048/2635716075
服务器在维持一条FTP协议的连接时出错. 这样的提示一般都可以直接忽略。
尽可能采取NTFS格式分区
NTFS分区的MFT以文件形式存储在硬盘上,这也是EasyRecovery和Recover4all即使使用完全扫描方式对NTFS分区扫描也那么快速的原因——实际上它们在读取NTFS的MFT后并没有真正进行簇扫描,只是根据MFT信息列出了分区上的文件信息,非常取巧,从而在NTFS分区的扫描速度上压倒了老老实实逐个簇扫描的其他软件。不过对于NTFS分区的文件恢复成功率各款软件几乎是一样的,事实证明这种取巧的办法确实有效,也证明了NTFS分区系统的文件性确实比FAT分区要高得多,这也就是NTFS分区数据恢复在各项测试成绩中的原因,只要能读取到MFT信息,就几乎能恢复文件数据。
巧妙设置扫描的簇范围
设置扫描簇的范围是一个有效加快扫描速度的方法。像EasyRecovery的高级自定义扫描方式、FinalData和File Recovery的默认扫描方式都可以让你设置扫描的簇范围以缩短扫描时间。当然要判断目的文件在硬盘上的位置需要一些技巧,这里提供一个简单的方法,使用操作系统自带的硬盘碎片整理程序中的碎片分析程序(千万小心不要碎片整理啊,只是用它的碎片分析功能),在分区分析完后程序会将硬盘的未使用空间用图形方式清楚地表示出来,那么根据图形的比例估计这些未使用空间的大致簇范围,搜索时设置只搜索这些空白的簇范围就好了,对于大的分区,这确实能节省不少扫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