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铸钢节点的焊补
铸钢节点的焊补应在终热处理前进行,焊补后质量应达到设计及使用要求。焊补用焊条、焊丝应符合焊补工艺的规定。铸钢节点同一部位的修改次数不宜多于两次。
铸钢节点的缺陷焊补应符合下列要求:
应将缺陷处的粘砂、氧化皮、铁锈等杂物清除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并加工成坡口,
形状复杂、壁厚较大、在热应力下易导致变形或开裂的铸钢节点,采用火焰切割或碳弧气刨等方法清楚缩松、裂纹等 缺陷时,应将铸钢件整体加热至150-250℃后,方可进行焊补。
缺陷为裂纹时,碳弧气刨前应在裂纹两端钻止裂孔,然后去除裂缝开坡口。
坡口形状应根据铸件缺陷的形状、大小、深浅等具体情况决定。
焊补后,焊补部位应外观检查,并按铸钢节点无损检验规定逐个进行无损检测。
焊件表面堆焊的焊道相互搭接时,每道焊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3的焊道宽度。
焊补时,为减少焊接应力,可采用锤击法,但不得锤击层和后一层的焊缝。
对于不预热的铸钢节点或采用多层焊的铸钢节点,可采取分区焊补或跳焊的措施。
对加工后发现的缺陷进行焊补时,应在加工表面覆盖石棉或棉布,用于焊后保温。
当大小缺陷同时存在时,可交替补焊,或由大到依次补焊。
返修部位应连续焊妥,如中断焊接时,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产生裂纹。对重要焊缝,再次焊接前,宜行磁粉或其他无损探伤,确认无裂纹后方可进行焊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