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长为体高的3.1~4倍,为头长的3.6~4.5倍,为尾柄长的6.2~7倍,为前背长的2.5~2.6倍。头长为吻长的2.9~3.2倍,为眼径的2.9~3.8倍,为眼间距的2.1~2.6倍,为头宽的1.3~1.4倍,为口裂宽的2~2.2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1~2倍。 [4]
白天潜伏水底或石缝中,夜间活动、觅食,冬季则聚集深水处。适应性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可生存,甚至离水5~6小时尚不致死。黄颡鱼较耐低氧,溶氧2毫克/升以上时能正常生存,低于2毫克/升时出现浮头现象,1毫克/升出现窒息死亡。黄颡鱼适于偏碱性的水域,pH适范围7.0~8.5,耐受范围6.0~9.0之间。黄颡鱼对盐度耐受性较差,经过渡可适应2‰~3‰氯化钠,高于3‰时出现死亡。 [6]
在8~36℃范围内温度对黄颡鱼成活率影响不大,而与生长有较大关系,低温时黄颡鱼虽能少量摄食,但基本不生长,其生长温度范围为16~34℃,范围为22~28℃。水温对其摄食有显著的影响,开始摄食水温为11℃。较低温度下,黄颡鱼摄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当温度上升达到29℃时,黄颡鱼摄食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黄颡鱼的适摄食温度为25.28℃,摄食率为4.06%~4.36%,试验温度26℃时,获得摄食率4.36%。 [6]
黄颡鱼为一年一次性产卵型鱼类,在自然条件下有集群繁殖习性。繁殖季节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水温变化幅度为25~30.5℃。黄颡鱼一般在2龄时性成熟,澄湖黄颡鱼在1冬龄时也达性成熟,在测定的标本中,小成熟个体中雌鱼体长11.5厘米,雄鱼体长13.5厘米,雌鱼的性成熟较雄鱼早。黄颡鱼怀卵量2500~16500粒,平均4000粒,相对怀卵量58.33~77.77粒/克,平均65.71粒/克。黄颡鱼的主要繁殖区域在水位浅、底质硬、有一定滩脚、透明度高、水流缓慢、饵料资源丰富、适宜筑巢孵化的水域。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