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对象应包括:
1)支护结构:包括本体围檩、内支撑、支护墙体和柱结构等。
2)地下水状况:基坑工程地下水监测包含坑内和坑外水位监测。而坑内水位监测又有浅层(6m~8m)水位和深层(40m~50m)承压水位监测。
3)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
4)周边建筑
5)周边管线及设施
6)周边重要的道路
7)其他应监测的对象
—— 基坑监测注意事项 ——
01 控制点及基准支点的布设数量应不小于3点,布设区域为基坑开挖深度3倍以外且宜按基坑边线四角布置。
02 各监测参数、监测对象的监测点布设应按有关规定,注意测点的数量、间距、敏感部位、后期维护及监测环境等情况。
03 监测期间应注意对现场监测对象的巡视拍照,尤其是监测后期容易产生变形区域。监测数据较大时,二次监测时应注意分析变形原因,加强对施工工况的了解和现场实地巡查。应根据现场施工进度结合监测方案及外部影响因素及时调整监测频率。
04 监测期间对同一监测环境、监测人员、监测仪器、监测方法及监测路线的作出安排,也可抵消系统误差影响。
05 现场工作人员应对敏感仪器进行保护,注意轻拿轻放,开机及结束时应对仪器进行检查和数量清点(可设置仪器台账)。
06 如果监测数据出现异常突变或超出报警值时,应立即进行二次复测及现场检查测点情况,并及时通知有关单位。
07 整理现场监测原始记录、数据计算表格、监测报表、现场巡视记录等。并记录现场监测人员、计算人员、校核人员等。
08 各种监测仪器现场使用期间应按规定定期送往相关部门维修鉴定,并附合格证书等。
09 现场监测时,应每天对施工进度进行定期巡视、拍照、记录,以便利用监测数据检核当天的施工工况(指导施工)。
由于软土层中基坑开挖难度大,基坑围护成本高,一般基坑开挖之前,均会开展陆域形成、地基处理等先行工程。但随着工程建设速度的加快,很多工程项目的工期十分紧张,往往要求基坑开挖与场地地基排水固结堆载预压处理工程同期开展。这类基坑围护结构设计时,对基坑开挖过程与场地地基排水固结过程中基坑内、外侧的软土强度指标的变化考虑较少。实际上,基坑开挖的同时,场地软土层经排水固结堆载预压处理,强度指标会逐渐增长,基坑支护设计时如采用不同开挖阶段的软土增长强度指标,将大大优化围护结构,降低工程造价,同时也有利于基坑开挖与场地地基处理工程同步开展,节约工期。
基坑设计的流程
首先收集设计资料:
1、勘察报告;
2、结构设计图纸;
3、根据基坑挖深和周边条件确定基坑等级;
4、相关规范;
第二步:工程概况:1、场地位置
2、正负零零,自然地坪标高;
3、基坑开挖深度表述;这些都是需输入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