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认为,进口烟叶中部分香味属浓香型,这种烟叶基本可以用当时的上等许昌陈烟腰叶代替,供应量较充足,问题不大;另一类香味属清香型,部分云南烟叶与之较近似,可部分代替。此外,福建永定新发展的烤烟具有另一特征的清香,河南邓县的烤烟(当时称邓炕)也具有较独特的清香,问题是数量有限,只能少量使用。当时数量较足的山东和贵州的部分烤烟虽然清香烟味不甚突出,但可以起到协调烟香的作用。
“中华”牌卷烟之所以享誉神州,是因为曾作为“国烟”被周总理在上招待来自五大洲的贵宾。尤其是从50年代到80年代年期间,“中华”牌卷烟一直作为烟,主要供应对象是驻外使领馆和来华外宾,当时产量一直偏低,无法在市场上销售,这就使“中华”牌卷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文革期间,“中华”烟的产量甚至低于50年代,商业部按照“照顾特需、照顾边远、兼顾一般”的原则对全国进行分配。上海卷烟厂开始生产滤嘴“中华”烟后,次样品烟是由市烟糖公司派专人送到中央。1984年上海烟草公司成立时,“中华”还是作为烟,消费者仍不能在市场上买到。1988年全国13种名烟放开价格上市供应,“中华”烟终于和消费者见面了。
上市天,1条“中华”烟从40元涨到65元,上市不久就被抢购一空。为保证“中华”烟的市场供应,使消费者能真正买到自己需要的商品,于是在上市的第二天,价格定在72元/条,市场开始平静。当时国家烟草专卖局领导在一次会议上自豪地说,13种名烟价格放开后,有的国烟价格已超过洋烟万宝路、健牌,其中“中华”牌卷烟价格是的。
从1965至1967年,“中华”牌卷烟就出口香港市场。1985年,上海烟草进出口公司成立后的年出口820件“中华”牌等沪产卷烟,创汇11万美元,以后逐年上升,1992年出口295520件,创汇3991万美元,出口地区扩大到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为国家赚取了不少外汇,同时也为上海卷烟厂引进国际先进卷烟设备提供了充足的外汇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