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绣主要指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一带的刺绣,由于文化和地理的渊源,也发展到重庆等周边地区。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成都平原水土丰美,气候宜人,温湿度都适宜栽桑养蚕。川西这一地区古称“蜀”,在巴蜀大地上盛产丝绸;古蜀大地的丝绸文明孕育了发达的丝织技术,这既为蜀绣提供了刺绣原料——丝绸和丝线,使蜀绣发展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又为蜀绣发展兴盛创造了产业和文化环境。
唐代末期,南诏进攻成都,掠夺的对象除了金银、蜀锦、蜀绣,还大量劫掠蜀锦蜀绣工匠,视之为奇珍异物。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在唐代,安靖刺绣作为贡品进入宫廷,成为皇帝奖赏功臣的主要物品。五代十国时期,四川相对安定的局面为蜀绣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大,刺激了蜀绣业的飞速发展。
宋代,蜀绣之名已遍及神州,文献称蜀绣技法“穷工极巧”,蜀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绣品在工艺、产销量和精美程度上都独步天下。
新中国成立后,在四川设立了成都蜀绣厂,使蜀绣工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技术上不断创新。如产生了表现动物皮毛质感的“交叉针”,表现人物发髻的“螺旋针”,表现鲤鱼鳞片的“虚实覆盖针”等,大大丰富了蜀绣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文革”中,蜀绣同许多的民族文化遗产被作为“封、资、修”的东西加以批判,从事刺绣的艺人甚至被诬为“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服务”,致使刺绣行业转产,刺绣工人改行另谋生路。
采用蜀绣传统122种针法。分绣点和线条的针法、绣平面的针法、掺色和色的针法、车拧针类、覆盖针类、缠绕针类、钉线类、施针类、拴针、补绣类、锦纹针类的针法等十二大类针法。
1. 绣点和线条类:以很细的线迹形成点子,常用于点缀花蕊等纹样的绣法。
2. 绣平面类:以铺针、盖针、参针、晕针等针法来绣平面的绣法。
3. 掺色和色类:是指在一个颜色的绣面里掺入另一个颜色以形成颜色过渡的绣法。
4. 车拧针类:是一种利用“旋”、“转”运针的方法来表达圆、曲线、曲面等弯曲形态的针法。
5. 覆盖针类:用于绣人物脸、手等表现皮肤的晕色的绣法。
6. 缠绕针类:是一种针线相绕、结环成绣的绣法。
7. 钉线类:是指使用较粗的绣线在布面上盘出图案,再另外用细线使用短平针将其垂直固定的绣法。
8. 施针类:是指施加于其他针法之上的针法,是装饰画绣中常用的针法。
9. 鳞甲绣法类:是绣鳞、羽类的针法。
10. 拴针类:是用来固结绣线的针法。
11. 补绣类:是把已绣好的绣片缝缀在底布上的一种绣法。
12. 锦纹针类:是指模仿织锦的纹样和纱线肌理来表现花型的一种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