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之一,它不仅决定铸件质量,而且还严重影响模具使用寿命和生产效率。因此要保证参数可控,尽量采用自动温度控制系统。压铸模具温度控制是一个多种方式的结合,不能认为只采用一种温度控制方式就能控制好模具温度,要针对压铸生产过程中以及压铸模具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温度控制方法。 随着压铸技术的发展,新的温度控制方式也在不断的更新中,新的方法的运用肯定能进一步提升模具温度控制的水平,为生产更快、更好的压铸件做出贡献。
压铸模具点冷机,包括过滤器、水箱、恒压水泵、流量传感器、计时器、球阀;所述的过滤器、水箱、顺次连接,所述的恒压水泵出水口接有多路水管路,在每一路水管路上安装有,流量传感器和计时器,恒压水箱由变频器控制实现水压的恒压、可调,每一路水管路末端安装球阀。本发明根据每一根水管路所管控的区域及产品厚度的不同,可调整每一根水管路通水时间,以满足各区域温度的相对恒定;恒压水泵由变频器控制,实现了水压的恒压、可调;每条水管路通水流量可以实时显示(数字显示),当实际流量低于或高于设定的流量时,系统会自动报警,提前预知水管是否堵塞或漏水,以减少因不良品的产生,降低生产成本。
上世纪30年代以前,是采用简单工具与设备,形成以手工制造模具的作坊式生产方式。此时期,只能制造简单模具。模具的制造精度与质量完全依赖人工技艺和实际经验。
30年代到70年代後期,是模具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发展过程。其主要成就与特征有:
广泛采用铣削工艺,精密成形磨削工艺,并实现带精密孔距的圆孔与型孔精密加工的精密坐标磨削工艺技术。
电火花成形加工工艺和NC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为高硬材料的型件提供了关键加工技术。
实现了模具型件材料的专业化、系列化和标准化。
其间,模具标准化的高度发展,在模具生产中采用标准零、部件进行设计与制造,不仅是模具工业化生产方式的重大成就和特征;也是实现现代化模具生产方式的重要技术基础。
随着计算机和机床工业的进步与发展,1980年以来,模具CAD/CAM、CAD/CAM/CAE已成为广泛应用的生产技术。它们与高度标准化相配合形成了现代化模具生产方式,即实现模具设计与制造的信息化、数字化的模具生产方式。
模具的正确使用与维护,也是提高模具质量的一大因素。例如:模具的安装调试方式应恰当,在有热流道的情况下,电源接线要正确,冷却水路要满足设计要求,模具在生产中注塑机、压铸机、压力机的参数需与设计要求相符合等等。在正确使用模具时,还需对模具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模具的导柱、导套及其他有相对运动的部位应经常加注润滑油,对于锻模、塑料模、压铸模之类模具在每模成形前都应将润滑剂或起模剂喷涂于成形零件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