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现场一般是比较大的,站在舞台上说话用话筒也未必能听得清楚,这时就需要音响了。舞台使用的音响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现场音效,比如演唱会,就要必须准备高质量的音响,好的音质才能把好的音乐和现场的观众共分享。
话筒测试
不要单独测试某一只话筒。只要通过对比,你可以很容易听出两只话筒的不同。人对声学特性的记忆一般只有几秒种。你不可能记得上周测试的某款话筒的具体特性,必须要进行A/B 对比切换。可以用你的熟悉的话筒,与想要买的话筒做对比。
对于录音棚话筒,可以尝试两种不同的距离:30 厘米,这是录制人声的常用距离;3厘米距离拾取大声压级音源,检测话筒的动态范围。如果是单指向话筒,这个测试可以帮助检查近讲效应和喷麦噪音。
对于话筒测试,使用有挑战性的声源非常必要。试着测试钢琴大量键位同时按下的声音,这种叮当嘈杂的声音具有非常复杂的高频,非常难重现。优质的话筒可以很好的重现,品质不好的话筒拾取的声音像是碎纸。
测试现场话筒,应该在现场环境中进行,放在PA 音箱前面,指向舞台的方向。话筒的摆放和正常情况一致。通常非常接近声源,测试同时使用多只话筒。在现场扩声应用,反馈前增益非常重要。所以测试对话筒加很大的增益,看看哪只话筒首先发生啸叫。
对于单指向话筒,你需要检查轴外指向对声音的抑制。有多强的抑制,对于音质非常重要。对于现场拾音,一般需要尽可能强的轴外抑制。你只希望听到声源本身。但过强的轴外抑制会带来非常不自然的声音。
天幕 19世纪末叶之前,布景中只用绘画的背景。当舞台上开始使用电灯照明以后,才出现了依靠色光投射以制造出天空幻觉的天幕。1902年西班牙舞台设计师富提尼发明了包括照明方法在内的碗形天幕体系,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后又改为半圆筒形的、可以收缩的软质料天幕,这种天幕在欧洲大陆的剧院中使用较多,而在英、美、日诸国和中国的剧场中,多使用横贯舞台后方的中间平直两翼稍圆的软质料天幕。从60年代以后开始,剧院普遍使用塑料天幕,天幕前后均可大面积投光和投影。
安装在舞台台板上的布景设备有:
① 转台1758年日本的歌舞伎舞台上首先使用了木制桁架的转台,1896年德国舞台机械师劳顿施拉格在慕尼黑地方剧院首先装置了金属桁架的转台,以后它很快在欧美各国的剧院中推广。转台的功用是可以同时装置几个布景,节省了换景的手续和时间,在演出中运用转台的转动也可以产生许多特殊的戏剧效果。转台安装在镜框台口的舞台上时,它的直径一般超过台口的宽度。
② 升降台始于文艺复兴后的意大利宫廷剧院,但使用水压机械操纵大面积金属桁架的升降台,首先出现在1884年落成的布达佩斯歌剧院中,后在欧美各国的剧场中推广。升降台的作用是为了大面积地制造台板的起伏,为演出提供生动的调度支点。此外也能利用升降台产生一些特殊的戏剧效果。进入20世纪以后的剧场中,大量利用升降台,其作用还包括用来改变舞台与观众席的形式,其中简单的一种是升起乐池升降台以扩大舞台面积。更有一些可变更的剧场,利用升降台的变动缩短观众与演员的距离,以取得传统剧场中所达不到的观众与演员的关系。这方面为的是联邦德国曼海姆剧场内的小剧场和伦敦国立剧场的考梯斯洛依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