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10称为工业车辆。常用于仓储大型物件的运输,通常使用燃油机或者电池驱动。
叉车的技术参数是用来表明叉车的结构特征和工作性能的。主要技术参数有:额定起重量、载荷中心距、起升高度、门架倾角、行驶速度、小转弯半径、小离地间隙以及轴距、轮距等。
1、额定起重量:叉车的额定起重量是指货物重心至货叉前壁的距离不大于载荷中心距时,允许起升的货物的重量,以 T(吨)表示。当货叉上的货物重心超出了规定的载荷中心距时,由于叉车纵向稳定性的限制,起重量应相应减小。
2、载荷中心距:载荷中心距是指在货叉上放置标准的货物时,其重心到货叉垂直段前壁的水平距离T,以mm(毫米)表示。对于1T到4T叉车规定载荷中心距为500mm。
3、起升高度:起升高度是指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叉车满载,货物升至位置时,货叉水平段的上表面离叉车所在的水平地面的垂直距离。
4、门架倾角:门架倾角是指无载的叉车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门架相对其垂直位置向前或向后的倾角。前倾角的作用是为了便于叉取和卸放货物;后倾角的作用是当叉车带货运行时,预防货物从货叉上滑落。一般叉车前倾角为3°~6°,后倾角为10°~12°。
工业搬运车辆广泛应用于港口、车站、机场、货场、工厂车间、仓库、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在船舱、车厢和集装箱内进行托盘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托盘运输、集装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叉车在企业的物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料搬运设备中的主力军。广泛应用于车站、港口、机场、工厂、仓库等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叉车得到发展。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制造叉车。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企业的物料搬运已经脱离了原始的人工搬运,取而代之的是以叉车为主的机械化搬运。因此,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叉车市场的需求量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叉车的配气机构主要机件:
气门:气门分进气门和排气门两种,其作用是开闭进、排气通道,它由头部和杆部组成。头部用来开闭进、排气通道,杆部则用来引导气门的运动。进气门用普通合金钢,排气门则用耐热合金钢制成,因为排气门头部直接与燃烧气体接触、受热严重。
为了保证气门头部与气门座紧密贴合和导热,气门头部与气门座之间采用锥形接合面,并经研磨。锥面与顶平面的夹角称为气门锥角,常用的气门锥角为30°及45°。气门杆身是气门运动导向部分。常见的气门杆身尾部切有凹槽,用以安装锥形锁片。
气门座:气门座是在缸体上(侧置式气门)或盖上(顶置式气门),直接加工出的圆形座孔,它与气门配合起密封作用。有的气门座可用耐磨合金铸铁加工成座圈,镶嵌在缸体或缸盖上。
气门导管:其作用是引导气门作正确的轴向运动,同时还将气门杆部的热量间接传至水套。为了便于修理更换,气门导管单独制成,再压入气缸体(或气缸盖)。气门导管压入气缸体(或气缸盖)时,应有一定的过盈量及压入深度,以保证良好的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