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腐霉枯萎病流行预测:
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易发生腐霉枯萎病,人为水的管理和温度、湿度、降雨是影响腐霉枯萎病流行的主要条件。当白天气温大于30℃,夜间温超过20℃以上(曾发生过腐霉枯萎病的草坪夜间温度不低于18℃),至少持续14个小时的相对湿度不低于 90%时,腐霉枯萎病就可能大发生。监测6月至8月上述气象因素,是预测腐霉枯萎病的重要方法。同时,要特别注意加强对低洼积水、偏施氮肥、生长茂盛稠密草坪的监视。
2.夏季斑病流行预测的主要理论依据和预测方法:
①气象因子:病菌在春末土壤温度达到18℃至20℃时开始侵染(当5厘米土温度达到18.3℃时),北京地区在6月中旬左右,此时为次用药时间。病害发生的适温度为28℃。当温度达到30℃至35℃时,症状严重。七八月份的高温、高湿、降雨(包括频繁浅层灌水)是夏季斑病流行的重要气象因素。
②草种间以草地早熟禾感病,而草地早熟禾不同品种间抗感反应也很明显。
③夏季草坪修剪越多、留茬越低,病害相对就重;反之就轻。④其他养护措施:碱性、干旱、紧实板结、经常践踏的土壤发病重;排水不良、频繁的浅灌溉或过多灌水病害;不当的施用除草剂、氮肥等也会加重病害。
3.褐斑病流行预测的主要理论依据和预测方法:
①气象因子:当土温达到15℃至 20℃,菌核开始萌发,此时为次用药时间。病害发生的适温度为21℃至32℃。夜间温在21℃以上,白天温在30℃左右,连日相对湿度超过80%(或叶面湿时至少连续保持48小时以上),病害可能大发生。因此,监测6月至8月温度、湿度和降雨3个气象因素,可作为预测褐斑病流行的重要依据。
②病害田间流行动态全过程呈S形曲线,分为4个阶段: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为发病始期,田间呈零星病点分布;6月底至8月上中旬为病害激增期,病点迅速扩大成病斑或病区,草坪出现明显的枯草区;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为病害衰退期,病害扩展缓慢或趋于停止;9月中旬以后为病害终止期或病株恢复期,10月初病斑枯草区已完全恢复。
③不同草种和同一草种的不同品种,对褐斑病的抗病性表现不同。
④土壤中氮肥水平越高,褐斑病越重;土壤贫瘠、肥力水平低时,植株长势弱也易感病。在褐斑病易发生的夏季,适量增施磷肥、钾肥、硫铵对褐斑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⑥修剪高度和次数、土壤 pH值、灌水时间和次数等与植株生长状况相关的管理措施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病害的流行。此外,还可结合是否嗅到发霉的气味,或采用物候法进行预测。
⑤大量田间调查和试验结果证明,植株密度过大有利病害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