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铜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新废铜,主要是在铜冶炼和铜加工的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料。另一类是旧废铜,是已经流入到终消费环节的含铜商品在报废后所收回的铜。一般来说,用于再生的废铜中新废铜占一半以上。
废铜分类主要按照含纯铜的含量及报废前用途来进行分类。在我国主要有光亮铜(含铜量大于99%)、光亮铜线、1#铜(Cu≈97%)、2#铜(Cu 94%-96%)、火烧线、打包缆粗、马达铜、黄杂铜等等。
国际上废铜中大约有1/3以精炼铜的形式流入市场,另外2/3以非精炼铜或铜合金的形势重新使用。但我国废铜的直接使用率较低,大约只占废铜总回收量的30%-40%,其他均再生为精炼铜使用。
一、旧废铜供给是精炼铜需求的滞后
由于国外工业化起步较早,旧废铜的供应远远于国内,因此进口废铜一直是我国废铜的一大来源。从铜价的历史走势来看。1986年,日本经济强劲,工业金属铜需求较大,而美国在87年股灾影响下进入降息宽松周期,经济转入上行通道。铜价从1500美元/吨上涨至3100美元/吨,这段时间铜价的上涨主要是受到需求的提振。而中国步入工业化,经济快速增长带动铜需求快速增长在2002年左右,滞后发达国家16年左右。
从铜各下游的行业周期来看,电力电缆产品寿命在20-40年左右、建筑用铜寿命在40-60年左右、交运工具使用寿命在10-20年左右、其他行业产品寿命在15-30年左右。综合来看,铜的平均使用寿命在30年左右。
如前所述,旧废铜是含铜商品在报废后所收回的铜。按照下游铜产品的使用周期,近几年正好是1986-1988年产出的铜产品报废的阶段。因此我们预计后期全球再生铜的占比会有所上升。事实上,我国废杂铜的进口增速已出现加快迹象。